本文作者:admin

怎么和内向的孩子沟通

admin 2小时前 06:40:06 4
怎么和内向的孩子沟通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家长困惑地问:"我的孩子总是沉默寡言,怎么也打不开话匣子?"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,就像春天的花儿有的在枝头绽放,有的在泥土里悄然生长。理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家长困惑地问:"我的孩子总是沉默寡言,怎么也打不开话匣子?"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,就像春天的花儿有的在枝头绽放,有的在泥土里悄然生长。理解内向孩子的特点,是建立良好沟通的第一步。

上周有位妈妈找到我,她的女儿小雨每次放学回家都像被按了静音键。孩子书包里装着画本,却从不主动展示画作。妈妈试过各种方式,从逼问"今天在学校发生什么"到陪孩子玩角色扮演,但孩子总是低头玩着衣角。后来我发现,小雨的画本里全是恐龙和星空,这些画面藏着她最真实的内心世界。当妈妈不再追问"发生了什么",而是说"今天画的是恐龙吗?你最喜欢哪种?"孩子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。

内向的孩子往往更敏感,他们像小树苗一样需要更多的耐心。记得有个小男孩天天,每次集体活动都躲在角落,老师让他发言时会把脸埋进课本。但当老师用"我们来玩个游戏"代替"你来回答问题",天天突然举手说:"我想画一个会飞的城堡。"这种温和的引导,往往比直接要求更有效。

沟通不是一场竞赛,而是双向的对话。有位父亲分享,他发现儿子小杰喜欢在深夜和他聊"为什么月亮会变形状"。于是每天睡前,他们不再催促孩子睡觉,而是用这个问题开启对话。渐渐地,小杰开始主动分享学校趣事,虽然声音很小,但眼神里带着期待。

每个内向的孩子都像藏着秘密的小宇宙。有位初中生小林,面对父母的关心总是点头微笑,但书桌抽屉里藏着厚厚的日记本。直到有一次,妈妈在整理房间时无意翻到日记,发现孩子用文字记录了所有同学的外号和老师的评语。这种发现让父母明白,有时候文字比语言更能表达真实想法。

建立信任需要创造安全的环境。有位妈妈尝试改变"你怎么又不说话"的责备,换成"妈妈今天想听你讲个故事"的邀请。当孩子发现父母不是在评判,而是真心想了解他的世界时,开始愿意分享更多。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,就像春雨润物,需要持续的耐心。

沟通的艺术在于找到孩子的节奏。有个小男孩喜欢用积木搭建城堡,妈妈就跟着孩子一起玩,用"这个塔楼怎么设计的?"代替"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?"当孩子在搭建过程中讲述自己的想法时,妈妈发现他其实很擅长表达,只是需要一个更舒适的环境。

每个内向的孩子都值得被理解。有位妈妈记录下孩子每天的"沉默时刻",发现孩子在画完一幅画后会反复修改,这种专注的表达方式比语言更真实。当父母学会欣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,沟通就不再是难题,而成为一场温暖的相遇。记住,真正的沟通不是让孩子变得外向,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