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当一个母亲厌倦孩子

admin 1小时前 07:08:22 3
当一个母亲厌倦孩子摘要: 清晨六点的闹铃响起,李芳又一次被孩子起床的动静惊醒。她看着熟睡的小儿子,突然觉得喉咙发紧——这个曾经在怀里撒娇的婴儿,如今每天早上都要反复提醒三次才肯起床,连哄带骗地灌下牛奶,最后...
清晨六点的闹铃响起,李芳又一次被孩子起床的动静惊醒。她看着熟睡的小儿子,突然觉得喉咙发紧——这个曾经在怀里撒娇的婴儿,如今每天早上都要反复提醒三次才肯起床,连哄带骗地灌下牛奶,最后还要被他用被子蒙住头耍赖。她开始怀疑,自己是否真的还爱着这个孩子,还是只是被生活磨出的麻木感在作祟。

在心理咨询室里,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。王女士带着15岁的女儿来做咨询,她红着眼眶说:"她现在就像个定时炸弹,我一说'别玩手机了',她就摔门而去。上周她考试失利,我劝她复盘错题,她却把试卷撕了。"这个母亲的困惑背后,藏着更深层的疲惫。当孩子进入青春期,原本亲密的母女关系开始出现裂痕,她发现自己的耐心正在被一次次争吵消耗殆尽。

张阿姨的案例更具代表性。她每天下班回家,都要面对10岁的儿子在客厅里打游戏的场景。"我做饭时他总在那儿喊'妈妈快点',我收拾房间他又要喊'妈妈别动'。"这种重复性的生活节奏让她感到窒息。更让她崩溃的是,当她试图和儿子聊聊天,对方却说:"你根本不懂我。"这种隔阂感像无形的墙,把母子俩分隔在两个世界。

有些母亲的厌倦是隐性的。陈姐在咨询中坦言,她已经三年没有和女儿说过"我爱你"。"每次说出口,她就皱眉。"她发现自己的情绪表达变得小心翼翼,生怕说错一句话就会引发冲突。这种压抑的爱,最终演变成一种无意识的疏离。当孩子开始用"你总是这样"来回应她的关心,母亲的内心防线就悄然瓦解。

在成年子女的案例中,这种厌倦可能更隐蔽。刘女士发现,儿子大学毕业后依然住在家里,每天回家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。"我做饭他不闻声,我打扫卫生他不说话。"这种持续的依赖让她开始质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。当她试图和儿子讨论未来规划,对方却说:"你管得太多了。"

这些案例折射出一个普遍现象:当育儿变成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母亲的爱会逐渐变成疲惫的消耗。但真正需要警惕的是,这种厌倦往往不是对"孩子"本身,而是对"育儿"这个角色的无力感。就像一位母亲在咨询中说的:"我并不是不爱他,只是不知道怎么爱了。"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,需要被看见、被理解,而不是被压抑成无声的痛苦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