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自卑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

admin 2小时前 06:39:35 2
自卑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摘要: 小杰的妈妈总爱把他的成绩和邻居家孩子比较,一次考试排名不理想,她就指着成绩单说"人家小明考了满分,你怎么连及格都难?"小杰缩在角落不敢说话,心里却反复问自己:我是不是永远都不够好?...
小杰的妈妈总爱把他的成绩和邻居家孩子比较,一次考试排名不理想,她就指着成绩单说"人家小明考了满分,你怎么连及格都难?"小杰缩在角落不敢说话,心里却反复问自己:我是不是永远都不够好?这种隐形的伤害像一根细绳,每天都在孩子心里勒出深深的痕迹。

小雨的爸爸坚信"失败是成功之母",却在孩子参加朗诵比赛落选时,把她的失误归咎于"不够努力"。他翻出手机里存了三年的练习视频,说"你看你练了这么多,怎么还输?"小雨盯着屏幕里自己发抖的嘴唇,突然觉得所有努力都成了笑话。家长的"高标准"往往变成了孩子心里的枷锁。

去年冬天,我接诊过一个总爱躲在窗帘后的男孩。他的妈妈每天清晨都会把他的校服熨得笔挺,却从不允许他表达"想穿自己喜欢的T恤"。当孩子第一次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时,妈妈慌忙用手指挡住他的手背,说"别出风头"。这种过度的保护,像给翅膀打上石膏,让孩子永远学不会飞翔。

记得有个女孩在生日时收到爸爸送的钢琴课报名表,她开心地跳起来要立刻去练琴,却被妈妈按住肩膀:"你该把时间用在学习上"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位妈妈在朋友圈晒过女儿的奥数奖状,却从未记录过她画水彩时的专注。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被视作"无用之事",自尊心就像被泼了冷水的火苗。

前些日子,我遇到一对夫妻带着五岁的小宝来做咨询。他们自豪地展示手机里孩子获得的"小星星"奖章,却不知小宝在幼儿园时总说自己"什么都不会"。当家长把"优秀"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时,孩子反而在寻找一个可以撕掉标签的借口。

我曾见过一个男孩在班级墙上贴满"我最棒"的贴纸,却在放学路上偷偷擦掉。他的妈妈总说"你要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",却从不问孩子"今天在学校开心吗"。当孩子开始用谎言包装真实的感受,那些被忽视的孤独和委屈就会在心里发酵成自卑的种子。

有个家庭的客厅墙上挂着"学霸"奖状,但孩子书桌抽屉里藏着撕碎的试卷。爸爸坚信"只要努力就会成功",却在孩子说"我数学题总是做错"时,用戒尺敲打桌面:"再错就罚你!"这种把失败等同于惩罚的教育方式,让孩子学会了用错误来逃避关注。

上周有个女孩在心理咨询室里哭着说"我连小丑都演不好",她的妈妈却在朋友圈晒出"女儿在才艺大赛获得金奖"的照片。当家长用别人的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孩子时,孩子就会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永远不够完美的自己。

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,正在悄悄塑造孩子的自我认知。当我们用比较代替鼓励,用控制代替信任,用忽视代替倾听,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就会在孩子心里长出荆棘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,他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标尺,而是被看见的温暖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