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news

17岁孩子叛逆厌学咋治

news 1小时前 21:02:47 2
17岁孩子叛逆厌学咋治摘要: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,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:一位母亲哭着说,儿子17岁了,成绩从班级前十跌到倒数,每天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手机屏幕一直亮着,却从不和父母说话。她不知道的是,儿子其...
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,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:一位母亲哭着说,儿子17岁了,成绩从班级前十跌到倒数,每天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手机屏幕一直亮着,却从不和父母说话。她不知道的是,儿子其实正在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,就像被暴雨淋湿的蝴蝶,用翅膀挡住风雨,却把自己也困在了黑暗里。

我曾接触过一个叫小林的男孩,他总说"我就是不想读书",但每次被问到具体原因,他都会支支吾吾。直到某天,他母亲发现他书包里藏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"妈妈,我知道你希望我考上重点大学,但每次我考不好,你只会说'你看看别人',我就像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猴子,越挣扎越被嘲笑。"这句话让整个家庭陷入沉默,原来孩子不是不想努力,而是被压抑的自我价值感击垮了。

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越来越普遍。我见过太多父母把"为你好"挂在嘴边,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呐喊。就像小美,她父亲每天催促她"快点写作业",甚至在她刷牙时也要她"别浪费时间"。结果小美在课堂上突然晕倒,医生诊断是长期焦虑引发的躯体化反应。当父母终于意识到问题时,才明白那些看似平常的唠叨,早已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恐惧的种子。

面对这样的情况,父母需要学会"退一步"。我曾指导过一个家庭,父亲发现儿子总是避开眼神交流,就主动提出:"我们能不能每天留出半小时,不谈学习,只聊你感兴趣的游戏?"起初孩子觉得奇怪,但渐渐地,他们开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。当亲子关系重新建立,孩子反而主动说:"其实我最近在准备高考,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。"

每个叛逆期的孩子都像在寻找自己的声音。我见过一个叫小杰的男生,他沉迷游戏不是因为逃避现实,而是通过虚拟世界构建了完整的自我认同。当他和父母说"我想当游戏设计师"时,父亲最初觉得荒谬,后来却默默支持他参加编程比赛。三个月后,小杰在现实中取得了比游戏里更耀眼的成绩,因为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热爱的方向。

这些案例让我明白,17岁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管教,而是理解。就像小雨,她总说"我不想上学",但其实是因为数学老师总在课堂上批评她。当父母发现她偷偷补习时,没有责备,而是陪她一起面对。最终小雨不仅成绩提升,还主动报名了数学竞赛集训队,因为她感受到了被接纳的温暖。

每个家庭都可能遇到这样的困境,但请记住:孩子的叛逆不是对抗,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当我们学会用倾听代替说教,用陪伴代替指责,那些看似顽固的抗拒,终将在理解中消融。就像春天的冰层,看似坚不可摧,但只要阳光足够,就会慢慢融化,露出底下清澈的水流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