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news

容易分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

news 2小时前 11:25:06 3
容易分心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困惑地问:"我家孩子总是坐不住,写作业时眼睛盯着书却走神,这是怎么回事?"其实每个分心的孩子背后,都藏着独特的成长密码。就像我曾遇到的小明,妈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困惑地问:"我家孩子总是坐不住,写作业时眼睛盯着书却走神,这是怎么回事?"其实每个分心的孩子背后,都藏着独特的成长密码。就像我曾遇到的小明,妈妈每天晚上都和他较劲,说他做作业时总要摸摸玩具、看看窗外,但其实小明的分心是睡眠不足导致的,他晚上偷偷玩手机到深夜,第二天自然精神不济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的焦虑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心倾向。

有些孩子像小雨,明明在课堂上能专注听讲,但一回家就变成"小陀螺"。这让我想起一个真实案例:家长发现孩子每次完成作业后,都要反复检查,明明写对了却非要修改,甚至把铅笔咬得变形。后来才知道,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经常被老师批评"不专心",这种负面标签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,让他在任何需要专注的场合都紧张兮兮。

更让人揪心的是像小杰这样的孩子,他能一口气看完动画片,却在写作业时像被施了魔法。有一次家长带他去图书馆,发现孩子坐在角落里,眼睛却盯着窗外的蚂蚁,手里还摆弄着书包带。这种专注力的"选择性",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缺乏足够的刺激和探索空间。当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被过度保护,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更安全的领域。

有些家长会发现,孩子在玩乐高时能专注一小时,但一到学习时间就变得焦躁不安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案例:妈妈发现孩子每次写数学题都要先画几幅画,说他"不务正业",但其实孩子通过画画释放了压力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的干预反而会让孩子更焦虑,导致注意力更分散。

每个分心的孩子都像被风吹乱的蒲公英,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土壤。就像我曾帮助过的小乐,他总是被家长催促着做作业,却在画画时能静下心来。后来我们发现,孩子需要的不是强制专注,而是找到能激发内在动力的活动。当家长能理解孩子的注意力特点,用更智慧的方式引导,分心就会变成成长的契机。

其实分心就像孩子成长路上的路标,它可能在提醒我们:这个孩子需要更多的探索空间,需要更科学的教育方式,需要被理解而非指责。就像我遇到的案例中,一个孩子在写作业时总是分心,但他在观察植物生长时却异常专注。这种差异提醒我们,每个孩子的注意力都有独特的方向,关键在于发现并引导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