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news

叛逆期的孩子厌学怎么办

news 2小时前 05:10:20 5
叛逆期的孩子厌学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急地问:"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开始逃学、成绩下滑,我们该怎么办?"其实每个叛逆期孩子的厌学背后,都藏着独特的成长密码。就像我曾遇到的初中生小林,成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急地问:"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开始逃学、成绩下滑,我们该怎么办?"其实每个叛逆期孩子的厌学背后,都藏着独特的成长密码。就像我曾遇到的初中生小林,成绩从班级前十掉到倒数,他却说:"老师讲的都是垃圾,我只想在网吧打游戏。"家长气得把书包扔进垃圾桶,却不知道这正是孩子在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对教育方式的不满。

青春期孩子的厌学往往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迷茫。记得有个女孩小雨,每天早晨都把书包藏在床底,直到妈妈发现她偷偷在手机上看小说。原来她觉得课本知识枯燥,更害怕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。这种时候,家长的焦虑往往会变成孩子的压力,就像小雨的妈妈发现真相后,第一反应是撕掉所有课外书,却让小雨更抗拒上学。

其实厌学情绪就像一颗种子,需要家长用耐心浇灌。我曾帮助过一个男孩小杰,他每天早上都躲在被窝里玩手机,直到妈妈每天早起给他做早餐,用温柔的语气说:"今天想吃什么?妈妈给你做。"三个月后,小杰开始主动和妈妈聊学校的事,虽然成绩还没上来,但眼神里有了期待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就像我遇到的高中生小婷,她连续三个月没去上学,不是因为不想学习,而是因为觉得校园生活太压抑。当家长强行把她送回学校时,她反而更抗拒。后来我们通过绘画治疗发现,她其实渴望表达内心的想法,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。

家长要学会用"第三只眼睛"看待孩子的厌学。有个家庭因为孩子逃学闹得不可开交,直到爸爸发现孩子偷偷在日记里写:"我想当漫画家,但妈妈总说这是不务正业。"这个发现让整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,孩子开始在放学后画漫画,成绩反而稳步提升。

有时候厌学只是孩子在寻找新的成长路径。就像我遇到的初中生小浩,他拒绝上学的理由是"学校里没有我喜欢的课程",后来我们发现他痴迷编程,于是建议他参加学校的科技社团。三个月后,他不仅重新走进教室,还带着自己的小项目在全市比赛中获奖。

面对厌学的孩子,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强迫,而是理解。有个妈妈曾哭着说:"我每天工作到深夜,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。"但她的孩子却说:"我看到你在电脑前工作,我就觉得学习是件很累的事。"这提醒我们,家长的示范作用远比说教重要。

每个叛逆期的厌学情绪,都是孩子在向父母发出信号。就像我遇到的案例里,那个总在课桌上画涂鸦的男孩,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课堂内容的不满。当家长能蹲下来,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,就会发现那些看似叛逆的行为背后,藏着对成长的渴望。

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,当孩子开始用各种方式逃避学习,或许正是在提醒我们该调整方法了。就像我见证过的无数家庭,当家长放下焦虑,学会倾听,孩子反而愿意敞开心扉。这需要时间,需要耐心,更需要理解——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,他们的成长节奏和表达方式都值得被尊重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