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news

初三孩子学不进去怎么办求支招

news 10小时前 06:37:36 6
初三孩子学不进去怎么办求支招摘要: 初三的孩子坐在书桌前,盯着课本发呆,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,嘴里嘟囔着“反正考不上重点高中”。这样的场景,或许你已经见过无数次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接触过太多类似的案例,每个...
初三的孩子坐在书桌前,盯着课本发呆,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,嘴里嘟囔着“反正考不上重点高中”。这样的场景,或许你已经见过无数次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接触过太多类似的案例,每个孩子背后都藏着不同的故事,而家长的焦虑往往比孩子更甚。

小明的妈妈每天早起准备早餐,只为让孩子多睡十分钟,结果孩子反而在餐桌前刷手机到天亮。他原本是班上成绩不错的优等生,但最近数学成绩一落千丈,老师找家长谈话时,妈妈才发现孩子开始把作业当作“诅咒”。这种“学不进去”的表现,常常不是孩子懒惰,而是对学习失去了掌控感。当知识变得晦涩难懂,孩子会本能地选择逃避,就像被堵住的水龙头,压力越大,水流越急,却找不到出口。

小红的书包里总是塞着漫画书和零食,她会在课堂上偷偷看小说,甚至把英语单词写在纸条上塞进抽屉。她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,但每次考试后,她都会把试卷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。这种行为背后,是孩子对失败的恐惧和对成就感的渴望。初三的学业压力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困住了他们的思维,也让他们在“努力”和“放弃”之间摇摆。

小刚的爸爸每天晚上都会在客厅里大声训斥孩子:“你看看隔壁王同学,人家每天学到十点,你连九点都不到!”孩子却在台灯下翻着课本,眼神空洞,嘴里重复着“我学了,就是记不住”。这种“逼学”式的教育,往往适得其反。当孩子感到被压迫,大脑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,把注意力转移到更轻松的事物上。就像被塞进一个过小的盒子,再努力也挤不出想要的形状。

小芳的妈妈总说“你只要把书读完,我就不催了”,但孩子翻完书后却不知道如何复习。她会在数学题前卡住,把草稿纸揉成一团扔掉,转而打开短视频APP。这种“学不进去”的状态,其实是学习方法和兴趣的脱节。初三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复杂,如果孩子始终用小学的方法面对初中知识,就像用旧钥匙开新锁,再怎么用力也打不开。

小杰的爸爸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,甚至把错题本上的每一个错误都用红笔圈出。孩子在书桌前写作业时,耳边总回荡着父亲的唠叨:“你看看你,怎么又写错了?”这种过度关注反而让孩子产生“被审视”的紧张感。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,而是理解。就像一棵小树,如果被过度修剪,反而会失去生长的勇气。

面对这些情况,家长不妨尝试换个角度。比如,和孩子一起制定“小目标”,把庞大的中考任务拆解成每天能完成的小步骤。当孩子完成目标时,给予真诚的肯定,哪怕只是说一句“你今天比昨天进步了”。又或者,把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,比如用历史故事代替枯燥的背诵,用数学游戏代替重复的练习。

更重要的是,要让孩子感受到“安全”的学习环境。当孩子在考试前失眠、情绪崩溃时,家长可以陪他散步、听音乐,而不是一味催促“快睡”。初三的每个孩子都像即将启航的船只,他们需要的不是狂风暴雨的推动,而是平稳的港湾和坚定的灯塔。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,有的可能在深夜才能集中精力,有的则需要清晨的宁静。家长的任务不是催促他们快跑,而要学会在他们的节奏里,找到适合的陪伴方式。当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,那些“学不进去”的时刻,或许会慢慢变成“学得进去”的契机。

阅读
分享